作品名称: | 微波技术数字课程 |
作 者: | 赵春晖 廖艳苹 崔颖 闫奕名 宿南 |
出版单位: |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|
出版时间: | 2020年04月 |
策划编辑: | 吴陈滨 |
责任编辑: | 吴陈滨 |
技术编辑: | 杨扬 |
版权说明: |
本数字课程的专有出版权归高等教育出版社所有。未经出版者预先书面许可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任何目的、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复制和传播本数字课程的任何部分,出版者保留一切法律追究的权利。 |


微波技术
ISBN: 978-7-89510-754-0
:
赵春晖
:
赵春晖 廖艳苹 崔颖 闫奕名 宿南
:
哈尔滨工程大学
:
2020年04月
:
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


“微波技术”课程简介
“微波技术”是电子信息工程、通信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,是在学习了“电路基础”和“电磁场与电磁波”等课程基础上,深入学习无线电频谱中极为重要波段——微波领域的重要科目,是理论与工程性、实践性较强的课程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微波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和实际运用打好基础。该课程的实验课程是工科电子信息类专业(包括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)的一门技术实践基础课。本实验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了微波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上,进一步掌握微波测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,学会微波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,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。
本课程的主要特色:
(1) 课程建设系统性:将“微波技术”课程建设作为一门系统工程,从多个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和建设,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先进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,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的新思想。
(2) 教学方法多样性: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,课堂教学与多媒体CAI教学相结合,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先进。以学生为本,做到教与学的统一。
(3) 学科专业共建性:与“电磁场与微波技术”硕士学科联合共建,以学科带动课程建设,形成优势互补,资源共享。
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,“微波技术”课程已成为哈尔滨工程大学重点建设课程,并被评为第四批“校级优秀课程”和首批“校级精品课程”,2004年评为“黑龙江省精品课程”,2005年被评为“国家级精品课程”,2016年被评为“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”,2018年被评为“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”。
版权信息
联系方式
内 容 咨 询: | 吴陈滨 |
电 子 邮 箱: | wuchb@hep.com.cn |
电 话: | 010–58581373 |
技 术 咨 询: | 杨扬 |
电 子 邮 箱: | yangyang1@hep.com.cn |
电 话: | 010-58556287 |
-
-
微波技术(第2版)
作者:赵春晖 张朝柱 廖艳苹 崔颖
高等教育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20-04
ISBN:978-7-04-053407-8
课程大纲
理论教学部分
1 绪论
1.1.1绪论(一)
1.1.2绪论(二)
基本要求:理解微波的基本概念、特点;了解微波技术的发展、应用及研究方法。
2 传输线理论
2.1.1 传输线方程及其求解(一)
2.1.2 传输线方程及其求解(二)
2.2.1传输线的特性参量(一)(重点、难点)
2.2.2传输线的特性参量(二)(重点、难点)
2.3.1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(一)(重点、难点)
2.3.2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(二)(重点、难点)
2.3.3传输线工作状态分析(三)(重点、难点)
2.4.1阻抗圆图及其应用(一)(重点、难点)
2.4.2阻抗圆图及其应用(二)(重点、难点)
2.5.1传输线阻抗匹配(一)(难点)
2.5.2传输线阻抗匹配(二)(难点)
基本要求:理解传输线方程及其求解;掌握传输线的特性参量和工作状态,掌握阻抗圆图和导纳圆图求解传输线参量问题,理解阻抗匹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。
3 微波传输线
3.1 交变电磁场基本关系式
3.2.1理想导波系统的一般理论(一)(难点)
3.2.2理想导波系统的一般理论(二)(难点)
3.3导波系统的传输特性(重点、难点)
3.4.1 矩形波导(一)(重点、难点)
3.4.2 矩形波导(二)(重点、难点)
3.5 圆波导、同轴线
3.6 带状线、微带线
基本要求:掌握矩形波导的一般理论与传输特性,掌握矩形波导主模的场分布与相应参数,掌握矩形波导理论分析波导传输特性。
4 微波网络
4.1 引言、波导等效为平行双线
4.2 微波元件等效为微波网络
4.3.1 二端口微波网络(一)(重点)
4.3.2 二端口微波网络(二)(重点)
4.3.3 二端口微波网络(三)(重点)
4.4 基本电路单元的参量矩阵(重点、难点)
4.5 二端口微波网络的组合及参考面移动的影响(重点、难点)
4.6二端口微波网络的工作特性参量(重点)
4.7 多端口微波网络
基本要求:掌握微波网络参量的基本定义、基本电路单元的参量矩阵、微波网络组合的网络参量、微波网络的工作特性参量,掌握应用简单二端口网络解决级联网络的工作特性问题的能力,掌握二端口微波网络参量的基本性质。
5 常用微波元件
5.1基本微波电子元件
5.2阻抗变换器(难点)
5.3定向耦合器和微带功分器(难点)
5.4波导匹配双T(重点、难点)
基本要求:掌握波导匹配双T的结构特点、工作原理、分析方法及其主要用途。理解阻抗变换器、定向耦合器的结构特点、工作原理、分析方法及其主要用途。
实验教学部分
1. 实验一 长线实验,观察双导线传输线负载端接不同负载时,沿线驻波分布;测量双导线传输线的负载阻抗;用单分支方法对负载阻抗进行匹配;用双分支方法对负载阻抗进行匹配(选做)。
基本要求:掌握双导线传输线上的三种工作状态;具有应用双导线理论测量并实现单枝节匹配的能力。
2. 实验二 二端口微波网络参量测量,利用三点法测量被测二端口网络的散射参量。
基本要求:掌握三点法测量二端口网络的散射参量,具备测量二端口网络S参量的能力。
3. 实验三 测量线调整与晶体检波器校准以及负载阻抗测量、定向耦合器特性的测量。利用驻波法,通过测量指示器读数与相对场强的关系曲线来对检波晶体进行定标,利用终端短路线上驻波分布与终端负载阻抗的相互关系,通过测量驻波特性参量来测量负载阻抗;用直接法测量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度。
基本要求:了解微波测量系统和测量线的使用方法,掌握校准晶体检波器特性的方法。掌握用测量线测量阻抗的原理和方法,具备应用直接法测量定向耦合器的特性参量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