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摄影概论
初步了解摄影术诞生与发展的历程;从社会纪实和记录历史的角度理解摄影的价值;从视觉传播的角度理解摄影的价值;了解摄影艺术创作观念的发展脉络;
1.1 摄影术诞生前人类的视觉记录
1.2 摄影术的发明
1.3 摄影术的发展
1.4 照相机的演进
1.5 作为记录工具的摄影
1.6 作为视觉传播媒介的摄影
1.7 作为艺术的摄影
第二章 数码相机的结构、性能与使用
了解数码相机的基本分类;熟悉数码相机的基本构造及主要性能指标;根据拍摄需要正确设置数码相机的拍摄菜单;了解不同场景拍摄模式的适用情况;根据拍摄需要运用光圈优先、快门优先和程序曝光模式拍摄;明确JPEG、RAW和TIFF三种文件格式的特点;了解色温的含义并正确调整白平衡;根据拍摄需要正确选择感光度;了解相机的使用与保养常识;
2.1 数码相机的基本分类
2.2 数码相机的基本构造
2.3 数码相机的使用
2.3.1 快门释放模式和拍摄场景模式选择
2.3.2 曝光模式选择
2.3.3 选择色彩空间和优化标准
2.3.4 设置影像品质和影像尺寸
2.3.5 调整白平衡
2.3.6 设置感光度
2.4 照相机的保养
第三章 摄影镜头的性能与选择
理解焦距、视角与口径的概念;了解不同焦距镜头的成像特性;了解几种特殊类型镜头的特性和应用;能够根据拍摄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镜头;正确使用偏振镜等常用摄影滤光镜;
3.1 镜头的主要性能
3.1.1 镜头的三大光学特性
3.1.2 焦距转换系数及相当焦距
3.2 不同焦距镜头的特性
3.2.1 镜头的主要分类
3.2.2 几种特殊类型的镜头
3.2.3 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
3.3 常用摄影滤光镜
3.4 镜头的选择与应用
第四章 摄影技术技法
掌握测光原理和正确的测光方法;能够根据数码相机上的直方图和高亮显示模式正确控制曝光;能够正确进行曝光补偿;能够根据拍摄需要正确选择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;掌握追随拍摄和多重曝光技法;正确设置自动对焦模式和自动对焦区域模式;理解自动对焦失灵的几种情况及解决方法;能够根据拍摄意图控制景深;掌握闪光灯的使用技巧;
4.1 获取清晰照片的途径
4.1.1 正确的持机姿势
4.1.2 获得超清晰照片的途径
4.2 测光与曝光控制
4.2.1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
4.2.2 光圈与快门
4.2.3 相机测光表的原理与使用
4.2.4 数码相机的曝光控制
4.2.5 多重曝光
4.3 自动对焦控制
4.4 景深控制
4.5 闪光灯的使用技巧
第五章 光的特性及其造型作用
了解光的基本特性;理解光在摄影造型中的作用;了解直射光与散射光的造型特点;明确不同方向的光线对被摄体的造型的影响;了解光色和光比对画面气氛的渲染;掌握太阳直射光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光线的造型特点;掌握雾、雨、雪等天气下风光的拍摄要领;掌握夜景摄影的拍摄时机和拍摄方法;
5.1 光在摄影造型中的作用
5.2 摄影用光的基本要素
5.2.1 摄影用光的基本要素——光的强度、光的质量
5.2.2 摄影用光的基本要素——光的方向
5.2.3 摄影用光的基本要素——光的冷暖、光型、光比
5.3 自然光的运用
5.3.1 太阳直射光的变化规律和造型特点
5.3.2 散射光
5.3.3 特殊天气的光线——雾景、雨景与雪景摄影
5.4 夜景摄影
第六章 摄影构图
能够观察、提炼并处理构成画面的线条、形状、质感、色彩等视觉要素;掌握摄影画面中主体、陪体和环境的处理;了解拍摄点对被摄体造型的影响;掌握摄影构图中常用的造型法则;
6.1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
6.1.1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——点、线、面
6.1.2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——形状与质感
6.1.3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——色彩
6.2 摄影画面布局——主体、陪体和环境的处理
6.3 拍摄点的选择
6.3.1 景别(拍摄距离)的选择
6.3.2 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的选择
6.4 摄影构图造型法则
第七章 摄影作品赏析
明确艺术摄影类、记录摄影类和商业摄影类作品的评价标准;了解摄影作品赏析的基本标准;了解摄影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;了解摄影作品技术与艺术的关系;
7.1 摄影作品赏析的基本要求
7.1.1 明确不同门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
7.1.2 联系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
7.1.3 欣赏者的文化艺术素养
7.2 摄影作品赏析的基本标准
7.2.1 摄影作品的立意与着眼
7.2.3 艺术手法的应用与创新
7.2.2 摄影作品的内容与形式